About CCCAA, CUHK

This author has not yet filled in any details.
So far CCCAA, CUHK has created 104 blog entries.

疫症無情,人間有愛 — — 訪問安省崇基校友會會長唐碧筠(1982/社工)

新冠肺炎肆虐全球,移居海外的崇基人都在這段期間經歷不同的抗疫故事,或失落或忐忑,或憂心或感恩,百般滋味。香港與彼岸相距千里,但大家的抗疫故事卻相去不遠,由張羅抗疫物資,到實行社交距離、生活管制措施等,海外崇基人繼續發揮強頑的適應力、積極樂觀的精神去應對來勢洶洶的疫情。

疫症無情,人間有愛 — — 訪問安省崇基校友會會長唐碧筠(1982/社工) 2020-09-16T15:27:11+00:00

是疫症,也是反省 — 訪問崇基學院美東校友會會長趙仕鴻 (1974/工商管理)

白先勇曾寫過:「紐約是一個地地道道的移民大都會,全世界各色人等都匯集於此,羼雜在這個人種大熔爐內,很容易便消失了自我,因為紐約是一個無限大、無限深,是一個太上無情的大千世界,個人的悲歡離合,飄浮其中,如滄海一粟,翻轉便被淹沒了。」當這個文化大熔爐遇上來勢洶洶的新冠肺炎疫情來襲,又會是何光景?

是疫症,也是反省 — 訪問崇基學院美東校友會會長趙仕鴻 (1974/工商管理) 2020-09-16T15:08:11+00:00

「崇基校友,你問我答」網上分享會

學長計劃於四月份舉辦了兩次「崇基校友,你問我答」網上分享會,讓校友講者與同學及年青校友分享他們的經驗,並解答參加者的問題。首次活動於四月七日舉行(左圖),主題為「創業、Digital Marketing、IT」,邀得域思集團創辦人及行政總裁、崇基學院校友會會長陳樹偉校友(2000/物理)分享他的創業經驗和相關市場資訊。 第二講於四月二十九日舉行(右圖),主題為「疫市求職」。是次活動邀得兩位在人力資源管理行業有豐富經驗的Headhunters:霍雅琪校友(1999/工商管理)(圖中)及「全職獵人久保」(圖右)與參加者分享他們的招聘經驗,解答有關求職、人力資源管理行業的問題,以及在疫情之下香港最新的求職市場趨勢。    

「崇基校友,你問我答」網上分享會 2020-09-21T12:42:08+00:00

崇基校友會紅酒復活節推廣

校友會於復活節推出校友會紅酒限時優惠。校友可以九折優惠價購買一箱六枝「崇基校友會聖艾美利安 2014」紅酒,運費全免,讓校友足不出戶也可品嚐美酒。活動反應熱烈,已售出逾八十箱紅酒,銷售之款項扣除成本後已全數撥捐「崇基學生發展綜合大樓」項目,多謝各位支持!校友會尚餘少量紅酒,有興趣的校友請從速訂購!查詢歡迎聯絡崇基院務室麥小姐(電話:3943 6449 )

崇基校友會紅酒復活節推廣 2020-09-21T12:46:19+00:00

三十年情不變 — — 郭志榮(1991/物理)

感謝《崇基校友》邀請,讓我可以在這裏跟大家分享;同時也提醒我,轉眼間大學本科畢業已經快三十年了。當年中大新生入學時要選擇書院。那時候還是糊里糊塗的我,因聽聞崇基學院宿位較多,又最接近火車站,便選擇了崇基。現在回想起來實在感恩,感謝「當年的我」作了明智的選擇。在崇基這四年的生活,是我從少年人過渡至成人的重要階段,充滿了珍貴和美好的回憶。

三十年情不變 — — 郭志榮(1991/物理) 2020-09-11T18:00:45+00:00

用音符觸動心靈,以生命影響生命— — 葉靜莉(2000/音樂)

收到《崇基校友》邀請撰文回顧畢業前後的心路歷程,讓我回憶起二十年前被選為優異畢業生致辭時那種受寵若驚和榮幸的感覺。我的畢業致辭不是什麼偉論,也沒有華麗的修辭,但卻充滿最衷心的感謝之情。

用音符觸動心靈,以生命影響生命— — 葉靜莉(2000/音樂) 2020-09-16T15:12:03+00:00

母校予志 堅持志我 — — 歐肇朗(2010/經濟)

不知不覺從母校畢業已十年了,也說不清楚自己改變了多少。畢竟當局者迷,不知道也未嘗不好,反倒每天看着周邊的世界而不覺其變化;十年回首,竟已翻天覆地,不知變的是世界還是自己,也藉此盤點一二。

母校予志 堅持志我 — — 歐肇朗(2010/經濟) 2020-09-11T17:18:01+00:00

我們多麼需要星星 平安夜燭光崇拜

崇基的平安夜燭光崇拜,每年都有數百人參加。會眾手持燭光,像幾百顆星星,走到聖壇前,是多麼寧靜而美麗。透過呈獻手上像星星一樣的燭光,會眾默想過去一年是如何走過每一段高山低谷,或等待失望、或憂傷孤寂,都在此刻凝聚、沉澱,多少淚影就在眼眶裏徘徊,這是回顧,亦是在平靜、盼望中面對未來。

我們多麼需要星星 平安夜燭光崇拜 2020-09-11T17:03:01+00:00

從陌生到齊心 — — 余曉嵐(2017/社工)

「起舞吧,看我帶領這朵花。這四日,每天共你嘻嘻哈哈,來吧,來吧,來吧……」 這句由容祖兒《跑步機上》歌詞改編的句子,是我當年的「大組beat」的第一句。看似沒甚麼意思,卻是每個大組的「靈魂」,配以生硬的肢體動作,就成為每位輔導員和新生的共同身分象徵。回憶再次浮現眼前,時光荏苒,數數手指,籌備大O已是五年前的事了。

從陌生到齊心 — — 余曉嵐(2017/社工) 2020-09-11T16:49:04+00:00

歡笑與汗水 — — 李英豪(2006/訊息工程)

  主修「崇基」 我是李英豪(2006/訊息工程),二零零五年崇基新生輔導營「鬼斧神工」組的大組長。與其說我主修是訊息工程,不如說我是主修「崇基」還比較準確。我曾參與文林堂宿生會、傅元國盃,又加入過崇基校慶學生節及新生輔導營的執行委員會。回想起來,我非常感謝崇基給予這麼多鍛鍊和學習的機會。 「老鬼」特別多的「鬼斧神工」 我大二時去了外國當交換生,回港參加新生輔導營已經是大三的暑假了。其他大組多是由大二的同學擔任輔導員(俗稱「組爸」或「組媽」),我們組就比較特別,十多名輔導員中有五人都是大四畢業班同學,是「老鬼」特別多的大組。大家都對大學及崇基感情深厚,對籌辦新生輔導營也格外認真。當時為了籌備真實版本的密室逃脫遊戲,我們參考了很多同類遊戲的設計,又嘗試在遊戲中結合中大校園和課室的特色。遊戲中組員要彼此合作猜謎破題,小組間又要互相比拼,通過這遊戲,大家很快就建立團隊精神,而且過程中都玩得都非常投入。 新生輔導營的精華在晚上小組的了解交流時間。雖然我是大組長,但我一個不漏地參與了所有小組的交流。同學們在小組裏打開心扉無所不談,更與剛認識數天的同學分享一些鮮為人知的事,這是後來大家成為好朋友甚至「一家人」的基礎,其中更有小組持續十二年都定期舉辦聚會呢! 「鬼斧神工」大合照,第一排中間,紅頭髮那位就是我。 大O裏不能少的dem beat環節 鎮定,沒事的! 營會中總有些令人難忘的意外。在最後一天晚上,大夥兒正要準備從大學出發到火炭吃宵夜時,卻發現有三個小組共數十人的背包不翼而飛,最可怕是同學們所有財物及用品都在背包裏!當時大家都很驚慌,但我只能強裝鎮定,先安排那三個小組跟隨沒受影響的大隊出發去吃宵夜,然後再留下幾位輔導員幫忙一起找。可幸最後有驚無險,原來只是大會把那數十個背包搬到別處去了。 現在我已經離開學校十多年,也開創了自己的公司。籌辦新生輔導營的經驗讓我成熟了很多。除了學習與不同的人合作外,我更體會到做任何事前必須有充份準備,搜集好資料,再配合現場處境作出計劃;更重要是我學會遇上問題時處變不驚,冷靜地去尋找解決的辦法。今天不管碰上多大的難題,我也會想起那數十個背包,同時告訴自己:「鎮定,沒事的!」    

歡笑與汗水 — — 李英豪(2006/訊息工程) 2020-09-11T16:40:36+00:00